校長的話()


題目讀書所為何事?
 

 

早前一位中四同學他問了我一個很多同學心裡都感到疑惑的問題:「為甚麼要讀書?」對於很多香港以至發展國家的學生來說,讀書看似是必然的苦差,他們每天用上三、四小時來做功課,每天的功課多達七、八份,這的確是一件苦差?學習的歷程由小學、中學伸展至大學,歷時十六年之久,同學懷有這種困惑也無可厚非。

中國古語有云:「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」,直言讀書可帶來財富與美滿的家庭。但我們要明白這句話出現的社會背景,古代中國的農村社會中識字率不高,若肯鑽研學問的,便能輕易地博得地方鄉紳的認同,或輕易地考取功名,由此而獲得財富及家室實是理所當然之事;但事至今日,全世界都已推行普及教育,甚至出現教育泛濫的情況,這句古人訓誡似乎已不合時宜了。但話雖如此,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的傳統思想對今時今日的家長仍然根深蒂固,因此仍會勸同學們努力讀書,認為考入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,日後生活才有保障。

 然而很多同學對這個觀點卻有所保留。他們多會舉出香港首富李嘉誠為例,李先生並沒有入讀大學,依然成為香港,甚至世界舉足輕重的人,最重要的是他管理擁有學士學位的職員卻數以千計;同學又會舉出美國微軟公司的總裁比爾蓋殊,他即使考入大學也沒有完成學位課程,他一樣可以成為改變世界的人;更甚者可以舉出現時所謂的「肉類分割技術員」(即鮮肉店的員工),每天平均工資高達一仟元,仔細計算他月薪或超過一名普通的大學畢業生。既然如此,我們還需努力讀書、努力考入大學嗎?讀書究竟所為何事?

個人認為讀書的目的在於:明事理,通世情;尋意義,栽心田。

當我們學習歷史時(無論是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),我們學到面對同一個問題,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處理方法;同一個歷史場景,各人可以有不同的立場。而我們便可從前人的經驗而獲得智慧,有助我們理解當前的困局和成因,讓我們更容易去尋求適切解決的方法。這就是所謂的「明事理」。例如美國幾年前出現經濟衰退,全世界都預期將有一系列的商業萎縮表現,但當時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提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,並發售很多國債,以協助當地的銀行和財務機構渡過了財務的危機。如果我們不讀歷史、不讀經濟,怎能明白箇中道理,預備將來呢?

近年香港在課程改革中推出了通識教育科,這科特別強調多角度思考,亦是協助我們的一個具體科目。事實上,中、英、數、科學科以至其他多個科目,也是能夠協助我們「明事理」。當我們能夠「明事理」,便能夠「鑑古今、通世情」,學懂人情世故、學懂體諒別人。讀書不能確保有美好的前途,但讀書能讓我們懂得人情世故,懂得自己的立場。

方才我以李嘉誠和比爾蓋殊為例提出對讀書的質疑,也是因為我看書、看報,才知道他們的經歷,這不是讀書的功用嗎?你又可知李嘉誠先生的兩位兒子都是美國著名的史丹福大學的學生?如果李先生不看重讀書,又怎會安排自己的兒子入讀名校。

同學們,以薪金來定義讀書的意義是錯的。小學、中學、大學就從來沒有對你日後的工作、生活作出承諾,它最多只能讓我們有更多的選擇、更多的機會。讀書的目的是「發展自己」,希望同學們能享受這個過程,認定自己的方向。

註:有報道指中國在2015年大學畢業的人數有749萬。